移動物聯網是支撐數字經濟發展的關鍵基礎設施之一,通過多網協同溝通萬物實現泛在智聯,在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、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、助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。2023年2月,中共中央、國務院出臺《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》,提出要“推進移動物聯網全面發展”。截至10月末,我國移動物聯網終端用戶22.56億戶,基礎電信企業移動物聯網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1.2%,應用和產業創新不斷涌現,預示著作為物聯網領域的重要增長極、產業鏈的創新熱點,我國移動物聯網迎來新一輪快速發展期。
回顧2023,移動物聯網呈現良好發展態勢
網絡基礎設施更加堅實。我國建成全球規模最大、技術領先、性能優越的網絡基礎設施。截至10月末,移動通信基站總數達1144萬個,其中5G基站總數達321.5萬個,能夠提供不同速率等級的連接能力,滿足各行業物聯網業務和應用場景要求,為公共安全、交通、城管、民生、生態環保、農業、水利、能源等領域公共基礎設施的數字化、智能化、綠色化轉型升級提供了堅實網絡基礎支撐。
賦能行業作用更加彰顯。11月,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站發布《移動物聯網應用典型案例名單(第二批)公示》,通過打造示范標桿、加強產業對接,推動構建協同創新的良好產業生態。移動物聯網正從當前“服務于物”,沿著“服務于生產”持續精進,成為承載大數據、云計算、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落地的重要表現形式。截至10月末,三家基礎電信企業發展移動物聯網終端用戶22.56億戶,比上年末凈增41108萬戶,占移動網終端連接數的比重達56.7%,萬物互聯基礎不斷夯實。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數據顯示,8月末,應用于公共服務、車聯網、智慧零售、智慧家居的物聯網終端規模已分別達7億、4.4億、3.2億、2.4億戶。5G發展走深走實,目前,我國5G應用已廣泛融入97個國民經濟大類中的67個,應用場景由監控巡檢等外圍環節向生產控制等核心環節穩步拓展,移動物聯網“賦能”“賦值”“賦智”的作用不斷彰顯。
5G RedCap商用條件更加成熟。IMT-2020(5G)推進組面向商用需求,組織開展驗證5G RedCap商用和預商用設備的端到端功能,以及芯片測試終端和系統間的互操作能力,推動產業成熟。4月,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(CCSA)正式啟動了基于Rel-17的5G RedCap終端設備及支持5G RedCap的基站設備通信行標制定工作。紫光展銳、翱捷科技等主流芯片企業陸續發布商用芯片,必博科技、新基訊、無錫摩羅科技等新興芯片企業啟動5G RedCap的技術和芯片研發。移遠通信(603236)、廣和通(300638)、鼎橋等企業推出基于5G RedCap模組的樣機。終端廠商規劃了多樣的5G RedCap終端設備,推出面向智慧電力、視頻監控等場景的終端樣機,5G RedCap終端形態日漸豐富。基礎電信企業啟動5G RedCap網絡升級,加快探索融合創新應用部署。10月,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《關于推進5G輕量化(RedCap)技術演進和應用創新發展的通知》,提出推進5G RedCap技術演進、產品研發及產業化,促進5G應用規模化發展。在各方的積極參與和推動下,5G RedCap的發展進程正在加快,商用化有望更快到來,在未來物聯網領域實現“新爆發”。
芯模市場潛力更具優勢。在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下,移動物聯網發展帶動關鍵核心技術加速突破,其高性能、大連接等特性對元器件、芯片、設備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,推動相關技術迭代升級。國內企業強化技術創新驅動,不斷增強移動物聯網的數字技術和產品高質量供給能力。根據Counterpoint的數據顯示,在全球移動物聯網模組市場中,國內企業產品出貨量占比超過53%。中國移動(600941)的模組在智能電表、POS和資產追蹤應用方面表現出色,紫光展銳的芯片在東南亞、南美等地已規模化應用,產品競爭優勢明顯。
展望2024,移動物聯網發展前景可期
隨著5G-Advanced的商用落地,5G發展進入“下半場”,通感一體、無源物聯、高精度定位等新能力的引入,滿足更多樣且復雜的場景需求,重構數智經濟新范式。同時,5G RedCap模組價格的持續下探,2G/3G物聯網業務加速遷移轉網,移動物聯網數據要素價值空間進一步擴大,物聯網設備安全愈加受到重視,疊加邊緣計算、AIGC的應用,促進我國移動物聯網在實體經濟中更廣范圍、更深層次、更高水平的深度融合發展,從而催生社會經濟發展新動能,構建更加繁榮的產業生態,支撐制造強國、網絡強國、數字中國建設。具體來看,移動物聯網呈現出四大發展趨勢。
一是移動物聯網技術持續演進。5G-Advanced階段,移動網絡的寬帶能力進一步提升,上行方面進一步增強,極簡網絡、高精度定位以及低時延高可靠網絡,都為移動物聯網發展提供了新的前景。無源物聯網(Passive IoT)以其低成本、零功耗、易部署等特點,大幅提升物料管理效率,實現從“人找物”到“物找人”,將廣泛應用于快消品零售、快遞物流、資產管理等行業。5G RedCap面向工業無線傳感、視頻監控、可穿戴設備等應用場景,一方面能夠實現和5G基本相當的低時延以及5G網絡切片等新能力,同時在低功耗、低成本方面滿足行業的期待。未來,非地面網絡(NTN)面向應急救援和物聯網應用等,滿足中低頻段手持終端和物聯網終端接入需求。移動物聯網技術迭代演進,推動不斷強化移動網絡面向物聯的能力,為移動物聯網產業帶來新的價值實現機遇。
二是萬物智聯強力激發算力需求。移動物聯網通過感知數據,然后傳輸、匯合到云端進行分析,賦予物品以感知力、控制力和決策力,推動各類生活場景沿智能化方向不斷發展。無源物聯、通感一體、邊緣計算以及AIGC的應用,有望促進物聯網模組向智能模組進行功能變革,推動物聯網行業朝“萬物智聯”新時代繼續前進。“物超人”比例逐步擴大,意味著數據的大幅增長,也意味著需要通過大量數據處理以更好地發揮數據的生產要素作用,即未來需要更強大的算力進行支撐。
三是行業滲透加速驅動市場增長。5G 賦能行業數字化向生產控制深度融合,2023年10月工業和信息化部《關于推進5G輕量化(RedCap)技術演進和應用創新發展的通知》,將進一步提升5G與行業的融合能力,提供更多的技術能力,滿足行業對更加確定的網絡連接的需求,將推動與生產控制進一步融合。隨著應用規模的不斷擴大,預計未來RedCap模組價格將下探至百元以內,以及以2G/3G/4G為主的物聯網應用迭代走向5G化,5G RedCap將迎來非常廣闊的市場空間。同時,居民對智慧化生活水平的要求逐步提高,智能血壓儀、血糖儀、穿戴手表等消費型物聯網的市場規模也將隨之大幅增長,對智能化服務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,從而推動消費物聯網行業不斷升級創新。
四是安全問題愈加受到各方重視。隨著移動物聯網設備的數量呈爆發式增長,物聯網跟重要的基礎設施關聯,包括政府、企業、設備制造商和安全專家等各方愈加重視物聯網安全問題,促使加快研制移動物聯網終端、網絡、平臺相關安全標準,開展產品上線和試商用前的安全風險評估,推動態勢感知、威脅監測等安全能力落地應用,提升移動物聯網安全保障能力。安全相關檢測工具、服務平臺等研發將獲得鼓勵,優秀安全產品和解決方案獲得大規模復制推廣。